唱吧将并购一家线下量贩式连锁KTV,这一步很美。
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并购线下KTV,线下实体连锁店的布局是收入模式的发展。
在此之前,唱吧尝试过许多收费模式,比如会员服务收费,例如送鲜花、音乐特效;还有就是近来开始尝试的游戏联运收入。除此之外,唱吧应该也曾考虑过出一个话筒类功能的硬件设备,来解决用户唱歌音质的需求。
但在上述收入模式中,音乐特效的会员服务是在影响数值平衡的代价之上的。就像网游里面,用户花钱买装备,你不花钱总是会被虐,久而久之就会流失一些用户。此外,游戏联运虽然能带来一些收入,但这毕竟是建立在挤兑唱吧核心功能唱歌这个用户行为时间的基础之上,如果联运游戏太多,很有可能变成玩游戏的多了,唱歌的少了,因为这毕竟不是一个通过炫耀游戏级别来约炮的社交软件。
而“送鲜花”以往更多的应用场景是在视频类秀场模式里。因为,在秀场模式中,** 丝绸观看女神,希望女神的视频表演更加无拘无束,或者希望女神能与自己有后续的私人联系,你必须送更多的花或礼物,这是由原始需求驱动的。
但在以前的唱吧模式中,“送鲜花”虽是一个顺其自然的会员收费服务项,但用户的购买动力就远不如秀场模式那么强了,你听到一个陌生人唱的非常好,你首先会“哇”的一声表示很惊叹,然后就会产生自己唱的不好的失落心理,作为一个 ** 丝,你被比你唱得更好的人比较了,而不是在视频中看到一个扭腰的丰满女人发牢骚,有强烈的观看和观看的欲望。
但现在就不同了。有了O2O后,线下场所为你提供了一个社交平台。以前你送鲜花可能缺少足够的动力,但现在你送鲜花,说不定你能约到他(她)来mini包见面,社交。相信在后续的产品优化中,歌吧会不断加强附近陌生歌手的功能,与送花有更多的关系close产品组合。送花是社会需求的开始。
当然,你会说,在没收购线下KTV在此之前,用户也可以通过唱歌酒吧预约见面。但我认为这个比例并不高。首先,在唱歌之前,这个产品并不太深;第二,如果你以前交过朋友,你就不会唱歌,所有人都预约离线见面或其他人KTV唱歌,这对唱吧是用户停留时间的损失,但现在即使用户想要社交网络,他们也会去唱吧KTV内部消费,这种消费是闭环的,钱还归唱吧收。
总而言之,通过收购线下KTV控制线下唱歌的收费是一种深度培育唱歌吧产品基因的收费模式。它非常顺利,可以继续和补充其主营业务,而不是寻找另一个业务类别来代替唱歌。
二是,社交场景的补充。
事实上,前文已经涉及了部分我对社交上的阐述,线下KTV这是一个很好的场景来承担唱吧用户的社交活动,可以刺激用户在唱吧基于虚拟礼物的消费。
此外,线下KTV它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交场所。想想看。你通常在约会、聚会或开枪前做什么?这只不过是吃饭、看电影和唱歌。也许你会说有酒吧,但酒吧的目的暗示太明显了。不是所有第一次见面的女都能接受,这往往不利于你意识中的下一步实施。
OK,既然去KTV互联网作为与看电影、吃饭并列的三大社交场所之一,有什么理由不占据呢?看电影、吃饭,已被国内团购轰炸,KTV客户单价不低甚至可能更高。谁来占据这个入口?
唱吧显然是最有优势占领KTV消费这个入口。团购和大众点评要打KTV,只是做一个booking,和黄页消费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唱吧要占。KTV从用户、数据、支付、IT全部和系统KTV深度结合,开放。
线下KTV大约70%的用户是老用户,包括自己的会员,但在新用户中往往很难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唱吧不仅可以离线KTV它还可以带来增量用户和线下用户KTV通过会员制度,通过IT实时了解系统KTV通过有针对性的营销,可以实现跨平台、跨空间的娱乐互动,建立支付闭环。
三是,对与其他KTV建立合作标准。
我想,唱吧一定不会满足于只跟即将收购的线下KTV合作。唱吧的野心应该是所有的线下KTV都采用唱吧的点歌系统、支付体系。但如果唱吧不是先收购某一家,而是一上来就广为合作的态度,我想一开始不会有几家KTV连锁愿意与唱吧合作。道理很简单,KTV你会说,我为什么信任你唱歌,和你合作?
因此,我认为唱吧的节奏是有道理的。我先收购一家KTV,进行深度整合,先制定行业标准,等我经营成果出来,你们其他人KTV看看你是否想和我合作。
时代在被潮流推着走,线下KTV被互联网改造只是时间问题。当然,我所知道的是,除了唱吧,还有9158、美团等公司KTV整合资源。
第四,我想谈谈唱吧收购线下KTV,启发互联网企业家。
在我看来,唱吧收购KTV,面包旅游收购旅行社,墨水天气做空气净化器,美图秀秀做美容手机的逻辑是相似的。未来,视频网站可能会收购电影院和电影院。
那这些相似的逻辑是什么呢?
一个是,在你所处的产业链的纵向或横向上,去积极寻找可延展的点。而且这些点,不仅能够带来业务上的扩充,还能带来更有效率的变现模式。这个变现模式,无论你是收购一个同在一条产业链上支付能力较强的环节的点的公司,还是去售卖一个与自身所处领域有契合点的智能硬件设备。
另一个是,一定要在你所处的行业里面做到用户量和用户粘性的第一,这样在大军都在模仿你的时候,你已有足够的能力开启新的模式创新,而在横向还是纵向的扩张路径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果你是个小的创业者,最好选择纵向,这是与PC互联网时代最大的不同。 (虎嗅网 赵楠100)
扫码咨询与免费使用
申请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