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和咖啡、茶饮起点相似、业态相同,却拿到截然不同的剧本。本文转载自有数DataVision(id:ycsypl),作者 :黄茜琳。五月初,现制酸奶Blueglass推出新产品,海报上的文案让人心惊肉跳:18周岁以下我不卖、60周岁以上我不敢卖。新品全名“Superboy男友力扳回一局”,配料表堪称《本草纲目》和元素周期表中西合璧,不仅富含人参、牡蛎、鹿鞭、蛹虫草等药材,钙铁锌硒维生素也一应俱全,并贴心标注“别说你不懂”。结果不仅网友懂了,上海市监局也懂了,广告标语全线下架。除了噱头十足的壮阳功效,壮阳酸奶的价格也震撼人心,一杯酸奶顶一箱12盒装莫斯利安。Blueglass主打现制酸奶,号称酸奶爱马仕,大部分产品单价集中在40-50元,和不久前上热搜的“喜茶4元一杯”形成鲜明对比。抛开Blueglass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单纯从产业角度看,在奶茶、咖啡、酸奶三大现制饮品赛道,酸奶似乎天生瘸腿:茶饮相继跑出了蜜雪冰城、古茗等万店选手,隔壁咖啡也孕育出了瑞幸这位带头大哥,相比之下,酸奶则冷冷清清:老大茉酸奶门店1600多家,老二牧场能量1500多家,超过50家店的品牌连1%都不到。按照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测算,茶饮门店的规模是酸奶的22倍。猝不及防的壮阳牌背后,是一个产业的结构性无奈。
瑞幸在全球六大产区集中采购咖啡豆,但可以在福建、江苏建两座烘焙基地,总烘焙产能超全国产能的五分之一[5]。而身处华东的茉酸奶,很长一段时间只能从内蒙古采购原料,为了保证酸奶到店时还有20天保质期,门店每周都要订2-3次货。
★
延伸阅读
• 《现制酸奶品类发展报告2023》发布:进入高速发展期,全国门店超2.3万家!
•新茶饮扎堆谋上市:流水的品牌,铁打的供应链
• 有品牌一年关店近600家!消费者不买单了?
扫码咨询与免费使用
扫码免费用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