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的高端形象被祛魅,低价成了新叙事。 本文转载自雪豹财经社(ID:xuebaocaijingshe),作者:刘纾含。 娜娜(化名)第一次对咖啡留下深刻印象,是在2006年的美国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里。主演安妮·海瑟薇衣着光鲜,手捧星巴克,穿越车流汹涌的纽约街道,那道身影构成了她对都市白领最初的想象。 17年后,成为新晋都市“打工人”的娜娜却很少喝星巴克。咖啡的价格越降越低,选择也越来越多。她囤了好几张8.8元、9.9元的优惠券,瑞幸和库迪换着喝。她不关心咖啡豆的产地和风味,咖啡只是帮她提神的生活必需品。 随着咖啡文化的普及,中国咖啡市场进入“平价狂奔”时代。 据英国《卫报》12月12日的一篇文章,中国连锁咖啡品牌的门店总数已接近5万家,成为全球拥有品牌咖啡门店最多的国家。各路现制咖啡品牌竞争日趋白热化,把低价策略用到了极致。 消费逻辑已然逆转。在中国,没有一杯咖啡逃得出“九块九”。 △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放弃溢价,咖啡“向下走” △图片来源:星巴克官方微博 △图片来源:库迪咖啡官方微博 疯狂的烧钱游戏 ★ 延伸阅读 ★ • 6200元一杯的“天价”咖啡,谁在消费? • 倒闭超4万家、最短存活2个月!咖啡馆“大洗牌”开始了 • 昨天,星巴克中国“硬刚”瑞幸咖啡!
扫码咨询与免费使用
申请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