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垂直O2O平台 ?

关于楼主的问题,我想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以前的想法:-碰巧我的团队也在做当地的小城市o2o,名字我就不说了,有做广告之嫌。最初想法:想做一个本地手机客户端,满足衣食住行,包括资讯、便民、旅游、商城。实际操作起来发现:能盈利的,就剩商城了。现状:做了一年多,现在下载量已经过4万,客户活跃量每天4000上下,但粘性不大,都是来找了便民号码就撤退的。——————————————————————————————————————————现在思路:——————————————————————————————————————————1、从市政府这里寻求公信力的支持,我这边城市很小,县级市,边境旅游人多,10几万人,没有人做手机客户端;将自己商城二维码铺满酒店、景点、车站、机关等人流量大的区域。2、从当地淘宝店入手,先做特色商品。用意:1。淘宝商家通常已经洗礼,对等待期长有免疫力; 2.前期特色商品主要针对懒人,外国游客多; 3。同城配送以货到付款为主,商家买得起,客户无后顾之忧。3.团队合作,记得单打独斗。我这边有七个核心团队,包罗万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小城市很快就能打开人气;其他合作单位包括广告公司。DM报纸等。,信息共享,不用担心来源。-下一个想法:-1。实现当地第一牛的综合平台;2.商家盈利,平台盈利;3.成套规模合适后,其他小城市COPY;——————————————————————————————————————————思考遇到的问题:-1。三年后控制产品回报期,对吗?2.是以政府主导的半公益获得信誉,还是以大众喜爱的形式获得关注?3、信息优先或商场优先,这个问题更深思熟虑,因为在两个关键偏差之后,给人一种完全不同的感觉。——最新进展:1。当地第一牛微信平台因剽窃、负面内容、数万用户立即被吹走,不得不打开新号码再次聚集人气,启示我们做手机应用是王,没有应用那么容易密封。2、用户数量和业务逐渐增加,这极大地鼓励了团队。马云遇到的待遇已经出现了。一些企业看到我们是免费的,愿意自发地给我们打折,甚至帮助我们付费...——————————————————————————————————————————2016年进展:1。经过3年的努力,社会知名度具有潜力,之前的早期准备工作没有徒劳;2、微信朋友圈广告、公共信息重复、当地广告报纸企业摇摇欲坠,人们渴望干净的微信圈、高质量的公共账户、方便的商业信息阅读体验,属于我们的应用春天;3、中国不缺乏大平台,每个小城市总是需要自己的小池塘生态系统,我们将形成简单、精心挑选、优质、有利于人民的代表性企业逐步加入推广。

扫码免费用

源码支持二开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