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司法改革的必然要求是让人民群众从方便、快捷、权威的渠道感受到公平正义。
近年来,最高人民 **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强司法披露。其中,审判过程的披露是司法披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解决案件当事人因无法及时了解案件审判过程而质疑案件审判公平性的有效途径,也是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
案件到哪一步,流程随时检查“现在案件由谁来办、进展到什么程度,网上都能查到。来 ** 做事,心里有底。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人民 ** 一个姓李的当事人把身份证放在 ** 在诉讼服务中心的信息查询系统中,屏幕上显示了案件名称、案号、备案日期、审判人员等。
从立案到裁判,让审判活动在阳光下运行,保护当事人的知情权,提高审判工作的透明度,是审判过程信息披露的初衷。
2014年11月13日,中国审判流程信息披露网正式开通。自案件受理之日起,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随时登录查询并下载相关案件流程信息,并及时了解案件进展情况。案件流程信息可通过网站、短信、微信等渠道推送。案件的程序性诉讼文件可以通过网络电子交付。
截至今年10月16日,全国各级人民 ** 公开审判过程信息25.5推亿,推短信3473.6一万,极大地方便了当事人参与诉讼。
公开创新庭审,增强司法透明度就像在电影院买票一样方便,不用担心因为法庭座位不够而不能听。这是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群众 ** 在线预约审判制度的评估。自2015年以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将在互联网上公布下周的日常审判安排,让人们自主选择案件,并通过互联网预约审判。
今年4月14日,最高人民 **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 ** 法庭规则进一步加强了审判的披露,最大限度地方便了公众。
最高人民 ** 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依法应当公开审理的案件。推进审判实质性改革,落实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措施,依法组织证据、质证、认证,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严格遵循证据判决原则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充分发挥审判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讼权、公平判决中的决定性作用。实施审判审查制度,提前公布审判信息,简化审查条件和程序,充分保护当事人及其近亲属、公众和媒体记者的审查权。对群众广泛关注、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主动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参与审查,自觉接受监督。创新审判开放模式,加强科技法院的应用,通过视频、音频、图片、文本等方式开放审判过程,大力推进审判同步录像和审判网络直播。
网络多元化立体,覆盖面更深更广观涛中茂(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邓哲表示:网上立案、缴费、阅卷、实现审判安排自动避让、申请诉讼保全等,不仅方便律师执业,也维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上海高级人民 ** 依托互联网开放的全国第一个律师服务平台,整合了在线备案、在线标记、案件查询、电子交付、联系法官等功能,极大地促进了律师的实践。这不仅是技术工具的更新和升级,也是深化司法开放、促进司法便利、整合司法资源、提高司法经营效率和透明度、自觉接受公众和舆论监督、尊重和保护律师和当事人权利的表现之一。
让信息多跑腿,人少跑路。为了有效减轻群众诉求,各级人民 ** 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以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络、移动客户端、12368热线为主要内容,积极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全面、低成本的诉讼服务。
全覆盖、移动互联网、跨境融合、深度应用、透明便捷、安全可控。这是人民 ** 信息化3.0版本有六个特点。2015年7月,最高人民 ** 建议到2017年底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 ** 信息化3.0版。
互联网应用直接催生了智慧 ** 的诞生使司法公开可行有效。今年,全国人大代表视察了重庆 ** 全国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常委孙继业在活动中表示,人民 ** 信息化建设在司法公开等领域收效显著。(见习记者 乔文心)
扫码咨询与免费使用
申请免费使用